岩茶1

岩茶1

岩茶,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,以其独特的岩韵(岩骨花香)品质特征而著称: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:岩茶

  • 别名:乌龙茶

  • :植物界

  • :被子植物门

  • :双子叶植物纲

  • :山茶目

  • :山茶科

  • 分布区域: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

  • 茶类:青茶类半发酵茶

二、形态特征

岩茶属于山茶科属乔木植物,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。其花腋生,白色,萼片阔卵形至圆形,无毛;花瓣阔卵形,基部略联合,背面无毛,有时有短柔毛;蒴果球形;叶长圆形或椭圆形,基部楔形,具锯齿。花期通常在10月至翌年2月,果期则在翌年10月。

三、产地与生长环境

岩茶主要产于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,这一地区气候温和,冬暖夏凉,雨量充沛,为岩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茶农利用岩凹、石隙、石缝等独特地形,沿边砌筑石岸种茶,形成了“盆栽式”茶园,这也是岩茶得名的由来。

四、分类与品种

根据生长条件的不同,岩茶有正岩、半岩、洲茶之分。正岩茶产于海拔较高的慧苑坑、牛栏坑、大坑口和流香涧、悟源涧等地;半岩茶则产于海拔较低的青狮岩、碧石岩、马头岩、狮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带;而洲茶则是在崇溪、黄柏溪等靠武夷岩两岸的砂土茶园中所产的茶叶。

岩茶品种繁多,其中最有名的是大红袍。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,树冠半展开,分枝比较密集;叶子是宽的椭圆形,颜色深绿有光泽;花型大,花丝稀疏稍长,高低不齐。此外,还有肉桂、水仙、奇兰、奇种、石乳、佛手、梅占等众多品种。

五、制作工艺

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,包括采摘、萎凋、做青、炒青与揉捻、初焙、扬簸晒索拣剔、复焙等多个步骤。其中,做青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,通过摇青使叶子互相摩擦碰撞,产生发酵作用,形成岩茶特有的红边镶绿叶。

六、品质特征

岩茶具有独特的岩韵品质特征,即“岩骨花香”。其茶汤入口滑顺细腻,醇厚绵绸,回味持久深长;香气高而持久,香久益清,味久弥醇。岩茶的“岩骨”指的是茶气充沛,喉韵明显;而“花香”则是制茶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,因品种不同而各有其特有的品种香。

七、药理作用

岩茶不仅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,如明目安神、保胃暖胃、消食减肥等,还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、降血脂、降血压、降血糖、抗癌、防癌、防辐射等多种药效。尤其是陈年岩茶,其药理作用更为明显。

八、历史与文化

岩茶的历史悠久,其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善和提升。岩茶不仅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,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品饮岩茶的过程中,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茶汤的醇厚与香气的芬芳,还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。



上一个: 岩茶2
下一个: 松茸8